【乙肝】慢性 HBV 携带者的病变进展和转归
1、病变活动慢性 HBV 携带者系在免疫耐受期,在漫长的感染期中经亚临床活动(慢性、无症状)后,多数逐渐清除病毒而缓慢恢复;少数携带者肝炎活动,病变持续发展。
(1)慢性肝炎 2008 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HBV 携带率为 7.18%,目前约有慢性 HBV 携带者 9300 万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 900 万人,据此推算慢性 HBV 携带者中可能约有 20% 在病毒携带的不同时期发生肝炎,而亚临床肝炎远比临床慢性肝炎要多。
(2)肝硬化和 HCC 肝硬化和 HCC 大多是在炎症坏死的基础上肝细胞过度再生而导致的,炎症坏死是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少慢性 HBV 携带者存在亚临床肝炎,轻度炎症坏死持续多年后也能发生肝硬化和 HCC,其病理变化在慢性 HBV 携带者的基础上隐匿发生。
我国的慢性 HBV 携带者绝大多数来自婴幼儿期的 HBV 感染,经过慢性肝炎病程,其中约 1/4 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和 HCC;很少数不经过慢性肝炎病程,也发生了肝硬化和 HCC,这是罕见的远期结果。我国慢性 HBV 携带者约占世界的一半,为 HCC 的高发地区。
对 HBsAg 阳性慢性 HBV 携带者长期的随访结果发现,病毒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最终转归相关,血清病毒载量高者肝硬化和 HCC累计发病率高于病毒载量低者。小儿中普遍开展乙肝疫苗免疫可望极大减少慢性 HBV 携带者,也极大降低 HCC 的发病率。
2、慢性携带状态的转归
(1)复制病毒的清除 (1) 无炎症清除:肝内 HBV 特异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TL) 数量虽少但比例高,在无肝炎活动的情况下也能抑制病毒复制。这可能是绝大多数慢性 HBV 携带者清除复制病毒的主要机制。(2)亚临床活动:肝内 HBV 特异的 CTL识别感染肝细胞后,吸引循环中的非特异 T 细胞扩增,并进入肝内诱导炎症。亚临床炎症活动大多较隐蔽,抗 HBe 血清转换可经过 1-2 年的过程,肝内轻微的炎症坏死可以不引起血清转氨酶增高,潜在的炎症活动逐渐清除了病毒。 (3) 清除过程:慢性 HBV 携带者均有整合型病毒,不受宿主免疫干预,随感染肝细胞的衰亡才能消失。相当数量的抗 HBe 阳性慢性 HBV 携带者仍有低水平的病毒复制,更新的肝细胞中仍有整合的 HBV。
(2)静息期携带 慢性 HBV 携带者恢复是指血清 HBe 转换后逐渐进入稳定的病毒静止期.在慢性 HBV 携带者群体中占很大的比率,但至携带状态结束尚需多年的过程。
(3)病毒基因携带 慢性 HBV 携带者最终 HBsAg 消失,血清 HBV DNA - 般也不能检出,但 1/3 的个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肝内仍可检出很低水平的 HBV DNA。肝内携带的病毒为整合病毒,可能只表达很少量的 HBsAg 而不能检出。游离病毒主要是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只能极微量复制,其血清水平在检测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