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能控制 不能根治
10年前,10岁的小刚(化名)被家长送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时,他发着高烧并伴有腹部肿胀、贫血、血小板低、白细胞低(脾功能亢进)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家长焦急地对医生说:“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吧。”他7岁的妹妹小雪(化名)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拽着医生的袖子,求医生救救她哥哥。因为他们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治好小刚的病。
医生被这一家人感动了,决心尽全力抢救孩子。但是,面对这个重症的孩子??严重肝功能损伤、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医生的眉头紧锁。医生在摸了小刚的肝脏后,结合小刚的症状,判断他可能患上了肝豆状核变性(以下简称肝豆)这种罕见疾病。随即,医生对小刚家长说,你们别太着急,先给孩子做个血铜蓝蛋白检测和角膜K-F环检查吧。
检查结果显示,小刚的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角膜边缘确实有棕色的色素环。看到结果,医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家长焦急地问医生:“孩子有救了?”医生说:“小刚患的是肝豆状核变性,有希望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医生让小刚按时服用青霉胺,进行积极的保肝治疗,同时给孩子进行了脾栓塞治疗。经过艰难的一段时间抢救,小刚的病情稳定下来了,血象逐渐好转,肝功能开始慢慢恢复。他的父母也严格控制其饮食,实现低铜饮食。小刚慢慢恢复了。
小刚的疾病终于确诊了。根据这个病的遗传特点,医生想到小雪是不是也患有肝豆呢?医生让孩子父母带着小雪也做了检查。结果很不幸,小雪也患有肝豆,但病情较轻。于是医生让小雪也吃上了青霉胺,并进行低铜饮食。因为小雪的年龄小,病情较轻,很快就控制了病情。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小刚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了。虽然他还在服药,也有一些东西想吃却不能吃,还要注意不能喝普通水和矿泉水,而应该喝纯净水,但是他克服了这些困难,坚强而快乐地生活着。他定期还会来看医生,或者打电话咨询一些问题。他告诉医生:“我是我们学校篮球队的主力,如果我不说,没人能看出我是一个患肝豆10年的老患者。”
小雪也如愿考上了护校,将来也要做一名医疗工作者,救助更多的患者。那么,肝豆状核变性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兄妹俩将来的命运如何?
肝豆是罕见遗传病
“控铜”是治疗关键
肝豆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铜在各脏器沉积导致的功能障碍,因肝脏以及脑豆状核常常受侵害故而得此病名。但是,肝豆也常常会出现肾脏、血液系统损害,以及精神障碍等,可在3~50岁发病,症状在家族间以及家族内均存在差异;若不及时治疗,可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肝豆发病率为1/5万~1/10万,人群中致病基因携带者发生率为1/90。
肝豆虽然不能根治,却是少数几种可以完全控制的遗传性疾病之一。肝豆治疗的目标是“控铜”,即防止或减少铜在组织内蓄积。其治疗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限制铜的摄入,减少外源性铜进入体内;二是服用排铜药,以促进体内过量的铜排出,避免铜在体内继续沉积,以恢复和维持正常功能。具体措施如下:
▲减少铜摄入 低铜饮食,避免或限制富含铜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水生贝壳类动物,坚果、巧克力、豆类、蘑菇等;控制饮用水的铜摄入量,如使用家用水净化器,可去除水中95%以上的金属离子。争取使每日铜的摄入量低于1.5mg。
▲促进铜排泄 主要是使用铜螯合剂,可螯合体内的铜,使之成为可溶性物质而随尿排出,从而促进尿铜的排泄。常用药物有青霉胺、曲恩汀等。
▲减少铜吸收 主要是服用青霉胺。如果患者对青霉胺反应强烈不能服用,可服用锌盐类药物,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内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其他减少铜吸收的药物还有四硫钼酸胺,可以减少肠道铜的吸收,还可以与血液中的铜和白蛋白形成复合物,阻止细胞对铜的摄取,使血液中非铜蓝蛋白铜也处于无毒状态。该药不会引起体内铜再分布,所以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的加重。
另外,还有一些重症患者,如有肌张力高等锥体外系症状,仅服用青霉胺症状不能完全缓解时,可加服左旋多巴、安坦等对症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晚期严重肝功能不全或暴发性肝炎患者,可进行肝移植治疗。肝移植后患者的神经或精神症状也可能有所恢复。
症状多样易误诊
基因检测可早诊
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尤其是初期表现可能完全不像疾病名字所描述的那样,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脑豆状核变性的表现,而是表现为贫血、血尿、蛋白尿,甚至表现为腿痛、无力等,所以像很多罕见病一样,在疾病初期常常容易误诊。
角膜K-F环和铜代谢检查是诊断肝豆的可靠指标。由于肝豆患者体内的铜在角膜内弹力层沉积,可在角膜边缘形成色素环,呈棕色、棕灰色或棕黄色,但并不影响视力。K-F环初期需用裂隙灯检查,以后肉眼亦可见到。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体内铜沉积的程度已经较重。
铜代谢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铜蓝蛋白和尿铜。5%的病人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中非铜蓝蛋白的铜增加,胆汁排铜减少。患者尿铜大多数超过正常人的一倍,在病程较长或以急性肝功能衰竭为表现的患者中,可高达常人的30倍。虽然血铜蓝蛋白的减低是肝豆的特征之一,但约5%的病人血清铜蓝蛋白可以正常。对上述检查仍未能确诊者,可做放射性铜负荷试验。
肝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基因突变,像小刚兄妹二人这样的同胞患病率为25%。因此,如果同胞的兄弟姐妹中有一个人被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其他兄弟姐妹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为肝豆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或症状前患者。基因诊断可以准确地鉴别发病前患者和杂合子携带者(有一个基因突变),所以有利于临床遗传咨询以及症状前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同时可以进行产前诊断。
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已经开展基因突变分析,可用于肝豆确诊、携带者检测以及产前诊断。
来源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