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树立目标
乙肝患者树立目标
文章来源:健康报
在各型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乙肝和漏诊率最高的丙肝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两大疾病。其实,肝炎通过合理预防与规范治疗,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
据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患者2000万~3000万。其中,近25%慢性乙肝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患病早期的干预治疗对延缓肝硬化发病尤为重要。
现实目标1
慢性乙肝难治愈 有效控制能做到
治疗乙肝的过程中,确有部分患者表面抗原转为阴性,但大部分患者的表面抗原不能转为阴性,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治疗疾病的直接目标。这就需要乙肝患者对待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即使抗原没有转为阴性,也要对治疗有信心,因为乙肝虽然不能治愈,却是可以控制的。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建立规范治疗的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已发表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规范治疗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是适应症规范。一般来说,HBV DNA水平高、转氨酶高,或者有明显的肝组织炎症坏死时才需要治疗。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治疗。第二点是选用药物应规范。国内外公认的抗病毒有效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大类。第三是疗程要规范。干扰素类的疗程要固定,核苷(酸)类似物疗程也要固定,一旦开始服用不能随便停药。第四是监测要规范。定期监测,一般需每3个月检查一次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以判断疗效,同时也应检测有无耐药的发生。
现实目标2
抗病毒治疗很有效 解决耐药更重要
对乙肝患者来说,各种治疗措施都是向着改善临床结局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的;强调抗病毒治疗,是因为它可以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核苷类药物需要长期应用,但不同的患者也不一样。比如e抗原阳性患者,如果用药后转成e抗体阳性,再巩固半年到一年可以考虑停药。如果能保持所谓的“小三阳”状态,且DNA阴性、转氨酶正常,这是我们治疗乙肝希望达到的目标,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会复发。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直接毒副作用很少,主要问题是耐药性。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制订一个适当的方案,并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检查,不管停与不停,都需要严密观察。
对所有乙肝病人均应长期监测以下这些指标:一般应3个月查一次DNA和肝功能,半年查一次甲胎蛋白、B超。病情稳定后,可以每半年查一次DNA、肝功能、B超和甲胎蛋白。
现实目标3
期望根治能理解 长期治疗很必要
持续的高病毒水平是发生肝硬化最危险的因素。所以现行的治疗办法是抑制病毒的进展。对没有患肝硬化的患者,通过治疗使患者延缓发生肝硬化的时间;对已患肝硬化的患者,希望维持在肝硬化代偿期,控制其不继续发展;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治疗也有可能稳定病情,延缓其发展为肝癌。
对乙肝患者来说,任何打着传统医学的幌子,披着高科技包装的外衣,过分夸大乙肝治疗效果,承诺“大小三阳”一律转阴,给出多长时间根治、无效退款等说法都不要轻信,因为这些都是目前很难实现的。乙肝患者对虚假宣传千万不要动心,应相信科学,面对现实。也希望社会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恐惧、误解、偏见和歧视,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理解他们,关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