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普】乙肝病毒的“前世今生”
半个世纪之前,一种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的物质被发现;此后两年,这种物质与乙肝病毒(HBV)的联系被确定,并被命名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上世纪70年代初,HBsAg在美国被用于输血前感染筛查,从而大大减低了相关感染率;几乎与之同时,科学家们应用HBsAg开发乙肝疫苗,这类疫苗也成为二十世纪为数不多的被广泛应用的疫苗之一;20多年前,HBsAg的定量检测已被实现,而HBsAg定量的意义在近年被重新认识,其与疾病进展有密切关系的作用被逐渐证实。
HBsAg如影随形般地出现在HBV感染的过程中,人类与HBV博弈的历程从它开始,也循它而往。
“澳抗”:与“澳大利亚”有关的抗原?
上世纪50年代,刚过而立之年的巴鲁赫·布卢姆伯格(Baruch S. Blumberg)博士加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他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隶属于地理医学与遗传学部,他们关注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敏感性之间的关联。1963年,Blumberg博士在筛选血样时偶然发现一位血友病患者的血清可以与一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发生反应,于是他就把存在于后者血清中的这种神秘物质称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简称“澳抗”),但其实际意义在当时尚不得而知。
随后的几年间,Blumberg博士不断对澳大利亚抗原进行研究,1967年至1968年,Blumberg与另外几位学者几乎同时正式报告了“澳抗”参与乙型肝炎的发病。
1968年,病毒学家阿尔弗雷德·普林斯(Alfred Prince)的研究确定了“澳抗”是HBV的一部分。至此,“澳大利亚抗原”被正名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sAg:开启与HBV博弈的征程
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英国医生麦卡勒姆(F. O. MacCallum)和他的同事们就命名了通过输血传播的乙型肝炎,但在随后的十几年中,许多不断探寻病原体所在的研究一无所获。HBsAg如同HBV无意间露出的影子,于是这场“无间道”般的博弈拉开序幕。
Blumberg博士追溯那些检出“澳大利亚抗原”的血友病患者病史,发现他们都曾经输过肝炎患者的血液,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于是,HBsAg给人类躲避HBV感染提供了第一个思路:对血库中的血液以及献血者进行这一抗原的筛查,则可以初步保证血液供应的安全。1696年,在献血与供血过程中对HBsAg进行筛查推广到多个国家。
1970年,英国学者戴恩(D. S. Dane)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血液标本中的HBV颗粒,后亦被称为Dane颗粒。对HBV的确定,促使美国官方机构在1971年开始确定进行HBsAg测试的规范,从而使由于输血而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下降了75%。
乙肝疫苗:循着“影子”的出击
就在医学界还对“澳抗”与HBV相关性持有怀疑态度的时候,Blumberg博士、米尔曼(Millman)教授就已开始考虑循着这个可疑的影子给HBV一个有力还击。1971年,他们开发了乙肝疫苗并申请了专利,随后与默克公司联合进行疫苗研发生产。 最初的疫苗生产工艺是将HBsAg与病毒分开,并将HBsAg进行减活灭毒,有学者提出利用病毒的组成部分或亚单位制备疫苗的理论,并循此理论制备HBV亚单位疫苗。
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许多学者在不懈努力,1981年,乙肝疫苗获批上市,1986年,酵母菌重组乙肝疫苗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广泛用于普通人群免疫接种。
HBsAg相关大事记
HBsAg定量:以微知著观测病情变化
近年的研究表明,HBsAg的血清学水平与疾病的控制密切相关,疾病控制的程度越高,血清HBsAg滴度越低。血清HBsAg水平所反映的信息与HBV DNA有一定的区别,因此两者具有互补的作用,但HBV的部分基因变异对上述这些“规律”提出了一些挑战,相关研究还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HBV感染恢复者可产生抗HBsAg中和抗体(抗-HBs),提示HBsAg具有诱导抗-HBs产生并最终使机体清除HBV的能力。然而,慢性HBV感染者的HBsAg为何不具有诱导抗-HBs产生的能力,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提示HBsAg在HBV感染中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所以全面了解HBsAg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或许能为抗HBV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http://www.cchtp.cn/html/201307/12/20130712164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