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HCV进入体内之后,引起病毒血症。血浆中HCV浓度约为100—100000000/ml。病毒血症间断地出现于整个病程。在第一周即可从血液或肝组织中用PCR法检出HCV RNA。第2周开始,可检出抗HCV。少部分病例感染3个月后才检测到抗HCV。由于缺乏适当的细胞培养体系,HCV致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限制。目前研究认为HCV致肝细胞损伤有下列因素的参与,其中免疫应答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1)HCV直接杀伤作用: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干扰细胞内大分子的合成,增加溶酶体膜的通透性而引起细胞病变;另外,HCV表达产物(蛋白)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在体外表达HCV某些蛋白(如包膜蛋白)时,发现它们对宿主菌或细胞有毒性作用。
(2)宿主免疫因素已证实肝组织内存在HCV特异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D8+T细胞),可攻击HCV感染的肝细胞。另外,CD4+Th细胞被致敏后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协助清除HCV的同时,也导致了免疫损伤。
(3)自身免疫,HCV感染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改变,如胆管病理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似;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单链D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均提示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
(4)细胞凋亡:正常人肝组织内无Fas分子的表达HCV感染肝细胞内有较大量的Fas表达,同时,HCV可激活CTLFasL五,Fas和FasL是诱导细胞凋灭亡的膜蛋白分子,二者结合导致细胞凋亡。
慢性化原因:
HCV感染后易慢性化,超过50%的HCV感染者转为慢性化的可能原因主要有:
(1)HCV的高度变异性。HCV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所依赖之RNA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在HCV RNA的复制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同时由于机体免疫压力使HCV不断发生变异,甚至在同一个体出现变种毒株,病毒即以此来逃避宿主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慢性化;
(2)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特别是存在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HCV,成为反复感染肝细胞的来源;
(3)HCV在血液中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机体对其免疫应答水平低下,甚至产生免疫耐受,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HCV与HCC的关系也很密切。但HCV与HBV不同,它不经过与肝细胞染色体整合的过程。从HCV感染到HCC的发生通常要通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阶段。现在认为,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不断的破坏和再生是HCC发生的重要因素。
【病理变化】
病毒性肝炎以肝损害为主,肝外器官可有一定损害。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弥漫性变形、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肝细胞变形通常表现为气球样变。病变早期以气球样变为主,表现为肝细胞肿胀,胞核浓缩,胞浆颜色变浅、透亮,状如气球,称之为气球样变。一些肝细胞体积缩小,胞核固缩甚至消失,由于核算含量减少,胞浆嗜酸性染色增强,成伊红色圆形小体,称嗜酸性小体,此为嗜酸性变。肝细胞坏死根据坏死的形态、范围可分为单细胞坏死点状坏死(肝叶内数个肝细胞坏死)灶状坏死(肝小叶内小群肝细胞坏死),碎屑状坏死(PN)。肝实质与间质之间肝细胞的坏死),桥接坏死(BN)。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融合坏死(多个小叶范围融合的坏死)。
炎症细胞浸润是判断炎症活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以CD8+或CD4+的T细胞为主,其他尚有单核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间质增生包括Kupfuer细胞增生,间叶细胞核纤维母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ECM)增多和纤维化形成。肝细胞再生的机理尚有待阐明。最近有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其中间细胞可能为卵圆细胞。肝脏出现病变时有卵圆细胞被激活并增殖。骨髓干细胞—卵圆细胞—肝细胞的演进关系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沿网状支架生长,当网状支架塌陷时,再生肝细胞可排列成结节状导致肝小叶结构紊乱。
(顾传香医师参考徐向田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病毒性肝炎中西医防治学》等整理)